11月24日,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东北大学、常州大学、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元融合·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百场讲坛暨大中小学红色文化协同育人研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
活动现场
来自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山东、海南、陕西、江西、重庆、贵州等12个省市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革命纪念馆的领导,包括东北大学、常州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辽东学院、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重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海南医科大学、沈阳科技学院等20多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以及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抗美援朝纪念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赵尚志纪念馆、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等11座革命纪念馆馆长和讲解员参加讲坛。列席当天活动的还有辽宁地区部分中小学教师、辅导员代表。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鹏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鹏教授主持开幕式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副处长(主持工作)房正,辽宁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海龙,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杨波、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皓,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王爱玲等领导先后在开幕式上讲话。
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致辞说,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提升馆校联动水平,共谋发展,共育新人,合作共赢,不断推进各高校和革命纪念馆之间的深度合作,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大思政”格局下的教育作用,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作用。
开幕式上,王海龙、杨波、张皓和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秘书长朱成山共同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东北协同中心揭牌。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范丽红,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白夜昕,沈阳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局副局长王爱玲等领导,共同启动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东北协同中心。
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东北协同中心揭牌
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东北协同中心正式启动
开幕式后,举行了“元融合·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百场讲坛”的第47-55期讲述活动,来自辽宁、黑龙江、吉林、上海、山东等5省市9座抗战类纪念馆的讲解员集中于东北大学,同台声情并茂地讲述了10件重要革命文物故事。一件件红文物见证一段段生动的抗战历史,讲解员们声情并茂的解说引发了在场专家学者和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在当天的学术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大中小学红色文化协同育人论坛”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专题论坛”两个主题举行了学术研讨。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秘书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朱成山教授,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科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主任客洪刚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任李晔晔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鹏飞副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白夜昕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务委员刘宁宁教授等全国部分从事思政课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围绕大中小学红色文化协同育人展开了讨论,一一作了精彩发言。
据悉,“元融合: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百场讲坛”,是“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云上微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革命文物讲坛”系列专栏活动的3.0新版本。这个讲坛持续三年定期在上海、武汉、石家庄、常州、徐州等国内不同的城市开展,每场选取一座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部分师生作为线下思政课堂活动录制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向全国高校和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推送录播。每场活动选取一个主题,同时邀请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讲解员,围绕这一主题选取革命文物进行讲述,邀请高校马院专家同台点评。今年以来,已先后在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连续举办了3场共17期革命文物专场讲述活动。(卢彦名)
活动现场